进入2017年以来,低迷很久的港股突然间成为了市场万众瞩目的焦点。年初至今,香港恒生指数累计涨近8%,领跑全球。本周继续维持上涨态势。
今年港股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当前分析师们纷纷持乐观态度。中金公司表示,港股市场后续走势继续看好,预计2017年恒生国企指数的目标是ky体育APP11500-12000。
与普遍不景气的全球股市相比,港股为何一枝独秀,牛冠全球?
港股为何牛冠全球?
港股为何能领跑全球,市场上有多派观点,有分析归因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因素,另有分析认为中资是港股的真主力,还有分析表示,港股躁动的背后更多是海外资金回流所驱动的。
香港是今年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高金)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分析指出,与其他股市相比,港股业绩表现其实相对来说一直不错。
钱军
从2000-2014年底的15年间,中国大陆的A股、港股和美股业绩差别非常明显,在扣除了国家、企业、行业等层面的因素后,同为中国内地的公司,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与在海外上市尤其是香港上市的企业相比,业绩每年差10-12%,非常惊人!
而100多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业绩表现也不是太好。三相对比,业绩表现最好的中国上市公司主要在香港市场。
他列举了以下图表进行说明:
2000-2014 A股、港股、美股三市中国公司收益对比
中金公司王汉锋则表示,2016年已经开始的中国市场重估之路,将在2017年延续。
尽管此前“看空中国”成为海外投资者的共识,但中金公司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经历了多年持续下滑之后有望在2016年接近降速的拐点,后续可能逐渐见底而不再继续下行,这是看多港股的原因之一。
其次,中金表示,有关地产、债务与人民币贬值等问题,中国固然存在这方面的挑战,但市场很多看法似是而非,夸大了问题。
此外,中金指出,尽管中国在过去这些年政策潜力已经被挖掘较多,但改革的潜力依然较大,只要对路改革框架建立,城镇化需求释放的空间巨大,这也为港股带来动力。
中资是港股的真主力
关于中资在港股中的占比和份量,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钱军曾作过统计,发现港股60%市值来自大陆公司!
钱军:
目前的港股按市值来算,有60%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公司,目前约有470个中国内地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其中不乏像腾讯等著名公司,15年中大概涨了200倍,这让在A股上市大陆公司根本没法与之相比。
高金校友、兴业证券张忆东也认为,中资才是港股的真主力,增量资金有持续性。保险、基金、银行等机构资金将是内资流入的主力,配置需求的潜力巨大。最强的力量仍是险资,在 A 股举牌模式受制约后,港股低估值蓝筹股对险资吸引力更大,2017年保险资产保守估计3%资金配置港股,至少2500亿增量资金。公募基金有望带来500亿元增量。
海通证券荀玉根也表示,年初以来港股之所以领跑,核心原因在于资金流入加速,加上国内经济平稳,人民币趋稳,以及年报季来临,助推港股行情。
资金流入加速,有效推动港股上涨。国内南下资金方面,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自年初以来累计高达149.ky体育98亿元,保险,基金等机构资金为港股提供了充裕流动性。2016年9月,保监会放开险资进入港股的权限,这种利好效应逐正渐体现。2015年底陆港通基金的规模仅188.83亿元,2016年末已增至494.74亿元,增幅高达1.62倍。此外,全球资金逐步流入,补充港股市场流动性。
港股躁动由海外资金回流驱动
不过,长江证券分析师张宇生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港股年初开始的这波上涨,可能并非由南下资金所驱动。从上周数据看,沪市港股通单周净流入67亿元;深市港股通单周净流入12.6亿元,该数据相对于2016年底的确有一定的回升,但是较去年6月,差距仍大。2017年1月港股持续上行以来,沪市港股通的日均净流入约为10.3亿元,且主要放量集中在上周(1月日均仅8.5亿元);而去年6月的行情中,沪市港股通的日均净流入约为23.2亿元,高峰时间段达到了30亿元,较目前高出了2-3倍。
长江证券表示,港股躁动的背后更多是海外资金回流所驱动的。从历史上VIX指数和恒生指数的走势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近期亦是如此。
同时,近期海外资金的风险偏好提升并开始回流至新兴市场,随着人民币贬值压力的缓解, 以及估值处于低位,海外资金对国内资产的偏好增加。而香港市场中国公司占比大,因此成为海外资金的首选。
未来港股走势如何?
中金公司王汉锋认为,港股市场后续走势可继续看好,预计2017年恒生国企指数的目标是11500-12000,这一指数目标不排除继续被上调的可能。王汉锋称: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上市公司的资本开支已经不再继续下行,反而有见底回升之势(表明中国整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已经见底);
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也在持续几年的下滑之后,逐步开始回升;
政府挖掘城镇化需求、实现中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改革措施也在逐步落实。而即使在当前位置,海外投资者对这些进展依然将信将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依然偏低。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钱军教授表示,深港通、沪港通开通后,对两地股市及中国内地股民均提供了一个大利好。
钱军
深港通、沪港通开通后对两地股市及中国内地股民来说均是一个大利好。因为这给了中国内地投资者直接购买在香港上市的大陆优质公司的机会,以前即使有资金却投资无门。
钱军进一步指出,以2000-2014年时间段为例,即使不讲投资策略和方向,就只是在港股集中投资这些中国内地的公司,基本收益就能达到300%,净收益达200%,这还是剔除了通胀后的收益。
兴业证券指出,经济复苏的惯性仍在,年报业绩回升和分红潮,大宗商品走强为港股行情提供基本面支撑。
(1)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见底复苏的情绪将持续,至少在二季度之前较难证伪,有助于支持港股行情。
(2)港股3月将进入年报密集披露期和股息发放的高峰期,2016年下半年业绩将改善。
(3)季节性补库存叠加去产能 的措施推动大宗商品继续走强,有助于基本面改善。
延伸阅读大摩重磅报告:A股将迎黄金十年 年底将达到4400点
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十年,今年上证综指将达到4400点。这是迄今为止,国际投行对中国股市做出的最乐观预测。
这份报告是由摩根士丹利策略师Jonathan Garner牵头完成的,长达118页。该报告的关键信息是中国能够迈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中国有能力回避金融冲击,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中国债务规模相对GDP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处于较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认为,如果投资者买入并长期持有中国股票,这可能不是一个平稳的过程,但最终会收获惊喜。
目前中国股市面临众多潜在的不利因素:比如与美国潜在的贸易冲突,而且过去数年屡现过山车行情。
但摩根士丹利认为这都不是事:所有这一切的表象之下是仍在继续发展、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的中国经济,这将推动MSCI中国指数最终跑赢其他新兴市场同类指数。
中国股票再次炙手可热起来,这一点不仅被摩根士丹利看到。截至1月27日两周内,国际投资者向投资中国大陆和香港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投入约4.69亿美元。内地资金也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涌入香港股市,截至上周末,今年港股通流入规模达341亿美元。
华尔街情报昨日发布的一份恐惧与贪婪指数显示,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好转,并且短期内已进入极度贪婪状态。
看好版块
报告预测,在未来十年中,国有企业改革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并带来投资机会,与此同时,消费和服务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会增强。摩根士丹利建议利用信息技术、消费和医疗保健等新经济板块短期内疲软的机会加大投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
中国A股在全球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权重将会逐渐上升,由于具有与其他全球股指相关性较低、甚至负相关的特色,因此投资中国A股是一个有效的分散风险的途径,不过这需要时间。
很显然,中国股市的价格形成和市场监管的许多方面对全球投资者而言仍很陌生。比如停牌程序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批过程。
点位预测
摩根士丹利重申其上证综指今年将达到4400点的预期,发布报告当天该指数收于3217点。
未来辉煌
该报告还称:到2027年,中国将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而在过去30年中,人口2000万以上的国家仅有两个实现这一跨越,分别是韩国和波兰。
中国将于2027年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到2030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20万亿美元
如果中国能够实现这一成就,那么MSCI中国指数“非常可能”延续之前15年的趋势 —— 以美元计价的总回报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3%,较新兴市场整体指数高出3个百分点。这是从100美元投资变成625美元或是418美元的区别。
过去15年MSCI中国指数年回报超越MSCI新兴市场指数3个百分点,MSCI中国指数从12月份低点飙升13%。
注:MSCI Inc.的中国指数追踪150家在中国内地以外上市的中资公司,包括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资公司。自去年12月23日低点以来,涨幅最大的成份股有吉利汽车等汽车公司、中国铝业和江西铜业等原材料生产商以及社交媒体公司微博。
内容来源│界面、 港股那点事 、新浪港股、华尔街情报
发表评论